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

體會

現在是清晨5點,經過前日的情緒波動激烈,使得自己頭痛愈裂!原本的牙齦發炎和過敏狀況更嚴重!導致前晚無法進食。
突然有一個剛領悟的事情,喔!不對,應該算是又有新的體認的喜悅,想要立刻將這感覺寫下來!

師父說情緒來來去去!不要排斥它,覺知它就好。
這意思,是否像古代小說中,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功--太極,把所接受到對方傳來的氣,順著它來的方向,以力借力,不是挺著身子去接受這道氣,而是將這股氣化為一股流繞著身體一圈後,順勢排出!想像功夫熊貓第2集𥚃的熊貓,接受孔雀發射的飛彈的畫面,是不是很有趣!
哈哈!小說電影看的多,也不是沒用途吼!
師父說的對!凡事都有一體兩面。

每件事的發生,不論是好事、壞事?都會帶給我一種意義,也都值得感謝!真心想說感謝!因為有這樣的經歷,才讓我又體會道一個新的道理。也更認清楚人、事、物。
菜根譚中提到: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,可以用慈悲來化除它!

這句話,我一直放在工作桌上明顯的地方!讓自己可以容易看到,省思、提醒;也常覺得自己做的不好!因為當那股氣又來時,我卻只是把它吸到自己的體內,而無法把它排出,導致日積月累,非爆發不可!

今日我又有新的領悟!是否能讓自己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,可以有更圓滿的態度與結果,而不要又把自己弄得元氣大傷呢?

對於事情,另一項覺悟是,當你覺得你的作法是真心為了對方好,是否要考慮到被接受的一方,是否也真的覺得你是為他好,若不是,那可能你的態度與作法,並不像你自己所認為的那樣,是對對方好;對方認知和你不同,不能將這個過錯全部歸咎於對方,因為畢竟,採取"施"是你自己,被方是被動的處於"受"的立場,所有的成果好或壞,非"施"方一廂情願認同就好,就像看醫生,不是醫生開了藥,患者的病就非好不可,若醫生無法針對病情,調整處方,到最後患者有可能會因此喪命吧!所以請不要再說: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!類似的話,因為其實不是為了你好,是為了讓你成為我所期盼的樣子,是自私的行為,不要為一己之私,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!

對孩子對工作,我們是不是都在使用這樣的方式去加施在別人身上而不自知呢?

2 則留言:

  1. 有進步了 好想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 加油喔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感恩您!我的良師益友,人生的體會,是不是都得經歷許多事,才能得到呢?如果是,那麼這些人都可以算是老師了,對嗎?是化身為各種形式的菩薩?來磨練自己的?

      刪除